原因分析
1、 密度過大 :田間調查發現最高可達6000株以上,有的農戶種到了7000株,部分地區,玉米播種后干脆不再間苗,密度過大,使玉米中后期植株擁擠,造成植株纖細,株高、穗位增高,很容易倒伏。
2、 化肥養分失衡:目前玉米施肥普遍存在重氮輕磷的情況,鉀肥更是嚴重缺乏,而磷鉀的缺乏導致玉米苗弱、莖桿韌性減弱,增加倒伏的風險。
3、 肥料使用時間不當:目前很多農戶為了省事,所有肥料在苗期一次施入,這種施肥方式會導致玉米苗期旺長、株高增加,容易倒伏。玉米在大喇叭口期是需氮肥高峰期,應將大量的氮肥在大喇叭口期施用。
4、 苗期水肥過大:玉米在8葉期以前怕澇不怕旱,苗期的干旱可以促進根系生長、莖桿降低,增加抗倒能力。同時玉米苗期是需磷肥的臨界期,充足的磷肥能促使苗壯,增加抗逆性,而對氮肥需要量不大,因此苗期的過量氮肥只會不利于玉米抗倒。
防治措施
針對上述情況,建議在玉米栽培上要合理密植、苗期增施磷鉀肥、苗期控制澆水、氮肥重點在大喇叭口期(11片可見葉)施用。
措施一:玉米苗期到拔節期應適當控制澆水,進行蹲苗。主要作用是控制植株旺長。采取限制澆水、中耕等方法,達到控制地上部分生長、促進地下根系發育,控制秸桿生長促進穗部分化的目的。蹲苗的原則:蹲黑不蹲黃,蹲肥不蹲瘦,蹲濕不蹲干。實驗表明,苗期蹲苗可使株高降低10~30厘米,尤其是植株下部節間明顯縮短,韌性增強;玉米根系增加3~6條,并且根系下扎較深,抗倒性明顯提高。
措施二:根據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“玉利多”矮化增產劑等降低玉米株高類藥劑,可以很好地起到促進根系生長、降低株高、穗位,降低倒伏風險的作用,對產量、生育期一般沒有影響。